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于2019年成立,是由学校原“理学院化学化工系”与“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并而成,简称“化资学院”。其中,化学教研室创办于1952年,1984年化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1988年成立化学系,1997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化工系。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2,是我国林业行业首批建成的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党建工作。学院党委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谋篇布局,把握发展方向,决定重大问题。坚持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紧密融合,以“党建引领,亮化行动”为特色,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基层党支部一支部一特色建设,提升学习效果,树立典型标杆,突出亮化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院教工党员获评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生态文明虚拟教研室获评首届“生态文明号”创建团队,植物学教工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议事决策规则,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有利于推动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双促进、双提高、双融合。

专业建设。学院现有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本科专业。化学专业2020年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按照化学类进行招生,采取“2+2”宽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东北林业大学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同年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首次招生。近五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4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教改论文60余篇。

学科建设。学院现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植物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药学一级硕士点、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和药学两个专业硕士点。历经周以良、聂绍荃、祖元刚等几代先生们的努力,为国家植物学界培养输送了多位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家。吴柳凡、骆介禹、宋冶、李斌等多位先生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化学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攀升,2016年进入ESI世界前1%2022年进入ESI世界4.8‰;植物生物学(原植物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于1989年入选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药学学科下设的生药学是黑龙江省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22年获批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上述学科有力支撑学校林学、林业工程两个一流学科的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新兴交叉学科的重要生长点。

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缘结构合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专职教师78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1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71人。其中,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协人才托举工程人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级以上各级各类人才40余人次。另外,学院还拥有双聘院士1人、柔性引进的国家级人才2人。

人才培养。学院坚持“传承、创新、融合、发展”办学理念,以“共建共享共进共赢”的指导思想,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己任,实施OBE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寓教于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融“品格、知识、能力”为一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强劲的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300余人,本研学生比例接近11,其中博士生规模120,建立校企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10余个。学生获得全国林业草原行业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0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荣誉称号200余人次,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50%左右。

平台建设。学院科学研究立足服务东北林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有1个国家级平台——“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科研平台,包括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中心),包括黑龙江省阻燃材料分子设计与制备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林源活性物质生态利用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东北森林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国家创新联盟1个东北特色森林资源省级国际合作平台。学院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0000余平米,拥有精密仪器设备2500余台(套),设备固定资产价值9000余万元。

科学研究。建院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1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8000余万元。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NC/AFM/Angew Chem Int Edi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1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部、省、地市级奖励10余项,具有代表性的奖项主要有: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9)、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20)、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0)、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20)。

学院文化。学院院训为“知化明德 厚基立新”,寓意是秉承探索精神,洞察科学规律,弘扬明德于天下,构筑深厚知识、能力、文化、思想基础,提升创新力,激发创造力,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培育优秀创新人才。

学院院徽由内外两个环组成,外环的NEFUCERU,分别是学校和学院名称的英文缩写,内环是以C/E/P等字母加上绿叶等自然元素结合而成,诸多元素组合成的圆形,代表着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的完美结合。在颜色搭配上,由橙色和绿色构成,橙色代表着热情和丰收,绿色代表了东林底色,对比鲜明,行业属性突出。

未来规划与发展目标。学院将秉承“知化明德,厚基立新”的院训,努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师资队伍和学院文化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标志性人才的培养,努力实现学院领军人才的突破。坚持科研兴院战略,凝练学科方向,培育科研创新学术团队,集中力量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凝练学院文化,铸炼学院之魂,结合学院党建品牌建设,将“知化、爱化、荣化、亮化”的理念根植于每位师生心中,倾力打造东林化资名片,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农林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院。